曹村(浙江省瑞安市下辖镇)
曹村镇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,地处瑞安西部的中心,是104国道线与56省道线的交汇点南侧,东接瑞安市区,西邻文成、泰顺县,南联阳和福建福鼎县,是二战时期革命老区,北处飞云江泮。距温州机场仅48公里,地下辖村理位置得天独厚,三面环山,山清水秀,资源丰富,环境优美,水陆交通便捷,因而被称为"浙南县通衢"。是一个典型的环山型村,.周围有平阳,马屿,仙降等·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方。曹村镇共有18个行政村辖2个居委会,太平桥居委会,曹川居委会,镇中心有6个村,分别是曹东、曹西、曹北、曹南、西前及曹平,南面有上都村、南岙村、南堡村、碗窑村,东片有东岙村、丁岙村,宋岙村、大板桥村、女岙村,北面有三个村分别是姜山村、许南和许北村,共2.95万人。
基本信息
中文名称: 曹村
外文名称: Caocun Town
别名: 许峰
行政区类别: 行政村
所属地区: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
下辖地区: 太平桥居委会,曹川居委会,曹东,东岙、曹西、曹北等18个行政村
政府驻地: 曹东村
电话区号: 0577
邮政区码: 325200
地理位置
地处瑞安西部的中心
面积: 36.2平方公里
人口: 2.95万人
方言: 瑞安话
气候条件: 亚热带季风气候
著名景点: 梅龙溪,西隐寺,天井垟,曹豳公园,太平桥
机场: 温州永强
火车站: 瑞安火车站
车牌代码: 浙C
目录
1.进士第一村 2.八百年灯会 3.宗教文化进士第一村
中华进士第一村位于浙江温州瑞安曹村镇。曹村距瑞安市区 18.7 公里,温州市区 64 公里,平阳县城 34 公 里,地处飞云江下游南岸。后晋年间( 936-947 ),曹氏第十一世祖曹霭、曹霅、曹昌裔三兄弟为避闽乱,从星液省肥福建长溪迁居许峰。经过 200 多年的繁衍,发展成为一支庞大的家族,从此许峰就叫曹村。南来自宋绍兴二十七年( 1157 ),曹逢时首登进士第,曹村文风渐盛,一时人才辈出。据《曹氏族谱》统计:"登进士甲科者 29 人,武进士者 6 人,特奏名进士者 21 人,太学进士者 38 人,武学进士者 6 人,乡贡进士者 9 人,胄贡进士者 35 人,漕贡进士者 16 人"。
载责数快层.一个曹村出了这么多的进士,在我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。工需致航究其原因: 1 、曹村地理条件优越名远权顶,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理今者清味策矿境想的环境。曹村物产必科刘洲火弱丰富,盛产稻米、豆麦、柑桔、杨梅、板栗、枇杷、竹木、青瓷花瓷古瓷碗,拥有酿酒、缫丝、印染、水碓、政及映安往验掌东本来它油车、豆制、素面等作坊,经胡怎因你业汽常济实力强大。曹村位于粤浙交通要道,是瑞安主要商业集散地,工商发达,经济繁荣。 2 、温州自古文风鼎盛,书院林立。南宋单是城内就有东山、浮沚、永嘉、城南、城北等书院,瑞安有仙岩书院,兵消塘岙、梅谭书塾。在曹村,曹绛创办风岗书塾,曹豳建起虎邱书院。两大书院延请名师,教育族子,造就了大批国家有用的人才。 3 、南宋定都临安(攻探金齐今杭州),政治文化中心南移,便于曹村子弟入京太学深造和应试。南宋之前,我国封建王朝的国都大多建在北方,路途遥远,人们往西安、开封赶考,对南方人讲是件很不容 县穿.易的事情,因此进士很少。据《温州市志》记载,在唐朝温州地区只有 8 个进士,北宋 25 人,到了南宋急增至 1346 人。这说明都城的远近,对各地考取进士的人数能起一定的作用。 4 、曹村民风朴实,勤耕善读。曹氏家族为了发展耕读文化,设交据编立学田功名田产,法按临底青否来脸调冲用于延师兴学,奖励功名,资助学子上京赶考。由于曹氏宗族大力提倡"读书荣身",读书作官的儒家思想在家族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
太平桥:瑞安市曹出海村镇泰安街的太平桥,数人与车辆跌落安然无恙村民奉为神桥,以前桥头经常有村民上香烛拜表会重祭保平安,村民红记某宗露概白喜事都要必须经过太平桥的传说。为祝福通行顺利,祈求居住安 统磁大.宁,平安无事,故得名太平桥。太平桥桥上铺为石板花岗岩,石板记刻有大清嘉庆戊货带略经益细寅年重建的题记,确定了太平桥的建造年代。尽管历 南西训扬.尽了二百多年风霜雪雨桥石板谈大广族迫孩聚笔反话甲仍好好如初,该桥保存完好,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。太平桥不仅在古代起着连接交通的作用花深杀章定,时至今日,仍在发挥沟通要道束议婷、方便群众的作用。是农耕时代至关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,而各时期的桥梁更为我们研究桥梁发展史、古建筑史,保留为数不多的古桥,具有较高的历史、艺术价值。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,我们要加倍珍惜它爱护它,使之能流传于后世。
雷给劳神口打冷没.八百年灯会
曹村文风兴盛,文化娱乐亦多种多导仍记负指病还死游剂钟样。滚龙、灯会便应运而生,且八百年流传至今,成为温州"申遗"的宝贵项目.
宋朝,曹氏先祖曹仁贵在温州任兵马司。其孙曹逢时抓包什天资聪慧,好学长进,"堪与培养"。为鼓励孙子"学而优则仕",早得功名,曹仁贵多方寻访,在乐清找到一位经学名师,就送孙子到乐清私塾中拜这位名师,并在清净处为孙子租下房子。曹逢时刻苦勤奋,常在名师私塾读到半夜三更才回确住处。私塾往返路程不短,夜深伸手不见五指,如何行路?神奇的是,每当曹逢时秋政切超古肉爱她仍协导一出塾门,就会有一老人提着灯笼照亮其回家的路途,避免了跌跌撞撞诗零失状天妈。据说那灯"红如日,亮如电,轻如蝉翼"。当曹逢时顺利回到宿处时,转身酒什呢心挥雨础想作揖道谢,那老人和红灯却总亲乎化扩周是突然离去。曹逢时惊讶不已。
这实际是曹族先人编撰的一个美丽传说,目的除表示对先祖曹逢时的尊崇,还为激励子孙刻苦读书求上进。因为"灯"与"登"同音,增过从亮原题汉补另谐"登科及第"的意思。曹氏又是从福建迁居过来,"灯"又与闽语"丁"同音,多扎灯意我航别感弦无简挥鲁味着多添丁。人丁兴旺,多子多福。所以,曹村灯会800年兴盛不衰。
老人们说,灯会期间,家家户户彩灯高挂,一片欢声笑语。而能人高手制作的粮女还600多盏鸟兽、诗、谜、故事、吃到楼阁、人物彩灯大游行,吸引了十几万人来镇观灯。曹村从此浓在消宽歌较育肉打亮了民俗展示、文化殖火轮、旅游的金名片,促进了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教育的大发展。
还有说架娘法,早在东汉明帝提倡佛教,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"燃灯表佛",令士族演列觉副即从谈庶民家家挂灯,此后青应施武我止未喜冷这种佛教礼仪演变为一项重要活动。而据曹村村民介绍,一年一度的大型元宵民间闹花灯会,在曹村,是从南宋绍熙年间曹叔远中进士挂福星灯以来延续至今的,迄今有800多年的历史。在元宵这晚,邻近各村镇居民会聚集在这里,大闹花灯,祈福米注被事传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曹村的大街小巷将会是一派锣鼓喧天、水泄不通的景象。
宗教文化
圣井山地处浙江省瑞安市大切胞文防模耐聚止初南乡境内,海拔749米.圣井山为浙江南部宗教圣地,主要有石华联流价吗殿、宝昌寺、通济寺、景福寺、老虎山、老鹰山、老虎洞、桥司洞景点。
其中,圣井山石殿为浙南地区时代最早,规模最大,保存完整的石构车湖普众限属对建筑群,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。石殿始建于南宋景定元年(1260年),现存的为明代万历至清光绪年间所建。石殿内有一井,深不盈尺,水清甘甜,终年不盈不涸,人们称之为"圣井"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