溃疡坏死性口炎
基本信息
挂什么科:口腔科
哪些症状:口腔溃疡、口腔痛、食欲下降
好发人群:免疫力低下、经常感冒的人易发
需做检查:局部分泌物显微镜检查、口腔检查、免疫细胞检查
引发疾病:口腔癌变、咽喉炎、支气管炎
治疗方法:中医药物治疗、西医药物治疗
常用药物:头孢、维生素B、匹多莫德、胸腺肽
治疗费用:根据不同医院,收费标准不一致,市三甲医院约800----1500元
患病比例:0.01%
治愈率:60%
治疗周期:7天
目录
1.病因 2.症状 3.检查 4.鉴别 5.并发症 6.预防 7.治疗 8.饮食病因
(一)发病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明确,可能和环境因素、遗传因素、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、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。母亲认为本病与患者抵抗力减低,又有毒力较强的化脓性感染所致。
(二)发病机制
发病机制还不确切,目前认为细菌感染可直接损伤到口腔黏膜,形成局部的化脓性损伤,造成浅表溃疡的形成。
症状
口腔黏膜出现浅溃疡,迅速发展成坏疽并蔓延、扩大,从而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,形成穿透性溃疡,放出异臭,往往可致死亡。根据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浅溃疡,迅速发展成坏疽并蔓延、扩大,从而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,形成穿透性溃疡,放出异臭的特点,可以诊断。
中医辨证:因癖疾积火,余毒上攻,积火热毒而成,但气血亏损也是发病重要因素。
检查
临床体格检查:口腔黏膜出现浅溃疡,迅速发展成坏疽并蔓延、扩大,从而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,形成穿透性溃疡,放伴有臭味,以及局部组织的化脓性损伤造成脓性分泌物的流出。
实验室检查:血常规检查常为阳性,白细胞增高明显,且以中性粒细胞增高为主。
鉴别
口腔溃疡,又称为“口疮”,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,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、成圆形或卵圆形,溃疡面为 口腔溃疡凹、周围充血,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,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。
鼻黏膜溃疡主要的特点就是鼻子出血,有时候会很严重。中医习惯上把鼻黏膜溃疡或切开的疮面统称为溃疡,有别于现代医学所指缺乏愈合倾向的疮面为溃疡的含义。中医鼻黏膜溃疡多属虚证。
并发症
本病由于皮肤黏膜存在有化化脓性损伤,同时可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,形成穿透性溃疡,放出异臭。故本病可因皮肤完整性被破坏诱发皮肤细菌感染或者真菌感染,通常继发于体质低下,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,如并发细菌感染可有发热、皮肤肿胀、破溃及脓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现。严重病例可导致脓毒血症,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。
预防
1.精心护理。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、输血、能量合剂等以增加抵抗力。控制感染也很重要。2.保持局部卫生清洁,防止病情发展。
饮食预防:
菠萝汁的食疗价值:
①健脾益胃:适用于脾气虚弱,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,大便溏泄,食欲不振,肢倦乏力等症。暖胃,治疗胃寒症。
②止渴生津:润喉去燥,使人清爽舒适。适宜口干、眼干、思虑过度、睡眠不足、讲话过多的人群。
③止泻:适宜脾虚型腹泻患者,症状是:久泻不愈、面色萎黄、食欲减退、大便稀薄且有不消化食物。
治疗
(一)治疗
精心护理。补充蛋白质、维生素、输血、能量合剂等以增加抵抗力。控制感染,可用红霉素,先锋类等。
中医疗法:清热解毒与扶正补益之剂。病儿十分衰弱时可先用独参汤口服,以补元气。若病儿手足不温,可用红人参9g、附子9g、肉桂9g、甘草6g煮水服用,以温肾阳而补气血。
病情较轻者,可用消毒饮,三黄解毒汤等。
局部可用化毒散,或用玉红膏外敷。
(二)预后
毁坏面颊部皮肤及邻近骨骼等,形成穿透性溃疡,往往可致死亡。
饮食
1.注意避口腔卫生,避免受凉、劳累,适量运动,提高机体免疫力,以免加重感染。2.避免辛辣刺激食物、避免油炸煎烤类食物,避免抽烟喝酒。
3.保持饮食清淡,但需要注意营养丰富,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,少吃油腻、高脂肪的食物。